我想,我并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母亲。自从小麦出生之后,我没有抱着他找妈妈们聚会,交流育儿经验。我也从来没有带小麦去参加过任何的早教班与培训班。事实上,我也不整天与麦子粘在一起,我常常出差,尤其是他快满二周岁的时候,从学习芳疗开始,我去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很多城市,时常与她分离。
纵然在家里,我也会呆在自己的书房或者工作室独处很长时间,调香、写作、阅读、饮茶、冥想。然后发展出新的事业身份:心灵导师与教练。在他七岁的时候,出版了第一本书《做一个好看的女子》,八岁的时候出版了第二本《小确幸》,并着手动笔写第三本《游乐场》。我准备每年写一本书直到老去,就像每年12月9日,我给他唯一的生日礼物是送上一封我的亲笔信。
我愿意让他看到一个始终在笃实生活着的母亲,一个对生活没有抱怨在不断学习与成长的母亲,一个站在讲台上传播爱与智慧的母亲,一个关注微小个体用心践行慈善的母亲,一个坚持用写作向世界作出表达的母亲。这样等她长大,她会知道对于一个人,如何全然的活进自己的愿景里,这是生命里真正重要的事情。
当他的休息日,我也刚好在家,我会邀请他一起闻香,坐在屋顶上看夕阳,在阳台上下棋,一起完成一碗葱面条,睡前在大床上做费登葵斯律动,去乡下探访陌生的村子,安排小小的旅行......我绝对不会与他做的是看繁杂喧哗的电视或者Ipad上的游戏,孩子的心智是一张纯净的白纸,让他接触到的需要有所过滤。
我从不对他寄托过多期望,从不检查他的作业,也不试图让他掌握一些什么,一切都会自然成型,就像小麦五个月的某一天,我突然发现他趴着睡在那里,十个月他会扶着床沿站立,十三个月会叫妈妈,三岁的时候背着小书包进了幼儿园,七岁他会独立做葱面条,快八岁了,他可以独自去陌生的朋友家安住几天。就像春天了玉兰花会开,秋天了苹果会红。万事万物都有内在的节律。在孩子的童年,让他自由喜悦的玩耍,保持好奇心,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而我能做的最好的守护,也是保持这样的一颗童心,在广漠的世界里怀着好奇心前行。
我把小麦写进书里,点滴生活的场景结成文字,当他进入成人世界,能在母亲的书里读到幼小的自己,当有一天我们永别,我们的母子情份还能在这个世间流传。
有时候他出现在我的课堂,让我有机会现场演绎如何当一个大成母亲,他的黑眼睛闪着动人的光芒,当我从讲台上精疲力竭的下来,他像一只活泼的小兽跃入怀中。顿时疲乏全消。
有时候我们一起去旅行,他拉着行李箱在人潮中走动,在陌生的车站,在七彩的霓虹下,在落满粉红花瓣的小径,他小小的身影映着山河色影,涂满皎白月光,我看着他迈着步子在我的视线里走动,泪水溢满了眼眶。
他是我的小天使,增加我灵魂的重量,让我对生命怀有深深的敬重。他指引我走出一条微风轻拂香气氤氲的路。
麦子,妈妈爱你的方式是成为一个身心优美且对旁人有益处的人。
应童说:每个人都是独立的。孩子要成长,父母也是。对孩子最好的爱,莫过于你成为孩子的榜样,莫过于你全然尊重孩子的天赋才华,让他成为他自己。
作者 | 应童
德瑞姆心理学院亲子导师
NLP导师、催眠师
身体潜能工作者
国际芳香治疗师
大成教练浙江分会主席
应童个人微信号 | mpbestyt